您現在的位置是:今日中國
對于碰瓷法律怎么處理律師教你如何處理碰瓷
2022-03-08 09:54今日中國
簡介【指南】不久前,“視覺中國”因為一張黑洞照片而“一槍紅”。遭受侵權指控的媒體立即集會譴責。在地方兩會上,一些人大代表提出了一項關于版權的惡意訴訟,這給媒體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麻煩。有必要出臺相關政策法規對其進行處罰。在游戲行業,也存在惡意發...
【指南】不久前,“視覺中國”因為一張黑洞照片而“一槍紅”。遭受侵權指控的媒體立即集會譴責。在地方兩會上,一些人大代表提出了一項關于版權的惡意訴訟,這給媒體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麻煩。有必要出臺相關政策法規對其進行處罰。在游戲行業,也存在惡意發起版權保護的現象。競爭對手故意提起訴訟,以阻止游戲在貨架上運行,從而通過訴訟程序“拖累”對手。因此,識別惡意版權訴訟,收集證據,制定有效的防范方案,是江湖勝訴的關鍵。
故意訛人,算不算碰瓷,要不要判刑?
在現在這個“金錢至上”物欲橫流的社會,什么丑陋之事方可隨時產生,例如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經常發生老人摔倒在地被他人好心扶起來卻慘遭訛人,這種情況屢見不鮮!
接下來有人問:故意訛人,算不算碰瓷,要不要判刑?我以為,故意訛人當然是算碰瓷,對此丑惡行為雖然夠不上判刑,但是必須應該受到道德法庭的嚴厲審判,全社會群起而攻之,讓其丑惡嘴臉完全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中;同時還應完善必要的法律條款,對此訛人行為應該予以足夠讓其沒齒難忘的加重量的罰款,以正視聽!
法律對碰瓷的人是怎么判的?
碰瓷嚴格上來說是一種敲詐勒索的行為(有時也會被定性為詐騙行為),根據其情節的輕重,法律對其規定了不同的處罰規則。
大家有興趣的,可以搜搜看----四川省2014年度典型案例:五人駕車"碰瓷”被判刑
對于碰瓷這種行為的處罰,規定在《治安管理處罰法》以及《刑法》當中: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9條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這是碰瓷情節較輕時的處罰規則
《刑法》第274條:敲詐勒索罪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敲詐勒索的過程就是實施恐嚇行為,使得對方產生恐懼心理并且對方基于該恐懼心理交出財物,行為人最后取得財物。這是典型的碰瓷邏輯。所以也是碰瓷被定性為敲詐勒索最重要的原因。
本罪中的“數額較大”,各地的標準都不一樣,一般是2000元以上;“多次敲詐勒索”,是指3次以上,不要求每次都既遂。
另外,如果碰瓷時如果嚴重阻礙了社會大眾的交通、生活秩序,還會涉嫌尋釁滋事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這就是“法律對碰瓷是怎么判的”,歡迎留言評論
例如,如果惡意侵權訴訟尚未結束,法院應如何處理?這兩個案子應該一起審理嗎?惡意侵權訴訟認定后,行為人的賠償范圍是否僅限于財產損失,財產損失是否應計入除直接經濟損失外的預期利潤損失?如果商譽損失是由對方造成的,我們是否應該道歉并消除影響?以上需要進一步完善。
Tags:法律,碰瓷,法制,敲詐勒索罪